Thread 中讨论的其他器件: LM5116、 LM5146
工具与软件:
我在嘈杂的机器人环境中测试了两个现成的降压模块、选择最终将会是适用于此应用的宽输入电压降压 IC。
16-52V 输入、~12V 输出、~120W。
其中一个模块基于 LM5116、另一个基于 TPS40170。基于 LM5116的模块在输入端有一个 TVS 二极管、仅采用小型陶瓷电容器;TPS40170模块无 TVS 二极管、仅采用陶瓷电容器。
我还根据 Webench 建议考虑使用 LM5146、但没有此 IC 的测试平台。
在具有各种电机和开关负载的应用中、我看到基于 TPS40170的解决方案突然出现掉电和复位。 我已经在输入和输出端焊接了额外的电解电容器和 TVS 二极管、但在电机活动期间它会继续发生故障。 该问题与发热无关、因为在复位之前、模块仅运行不到1分钟。 这与使能引脚无关、因为使能引脚直接连接在模块上。
I 探测并可以确认这不是输出端的 OCP 事件、我们找不到模块的最大额定功率、并且输入或输出上没有持续时间较长的瞬态。 我可以捕获与我们认为系统中一些电荷累积/ESD 事件相关的输入和输出上的非常短暂(<1us)瞬态、这是我唯一可以断定可能导致降压模块保护模式的线索。 添加 TVS 二极管和额外的外部电容器后、该模块无法正常工作。
然而、基于 LM5116的模块在此环境下可完全正常工作、绝对不需要添加外部电容器、且输入端只有一个 TVS 二极管。
我的问题是:LM5116和 TPS40170之间的 IC 差异如何、这些差异可能会使控制器对外部瞬变具有更大或更小的抵抗力?
LM5116中的电流模式控制对于这种性质的外部高频噪声是否比 TPS40170中的电压模式控制更具弹性? 这些开关控制器有或没有哪些其他特性使工业/嘈杂环境中的情况更好或更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