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参考译文] BQ76972:关于 CC 增益公式和库仑计数方法的阐述

Guru**** 2457760 points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https://e2e.ti.com/support/power-management-group/power-management/f/power-management-forum/1505653/bq76972-clarification-on-cc-gain-formula-and-coulomb-counting-methods

器件型号:BQ76972

工具/软件:

1.阐明 CC 增益公式

我们使用的是0.25 mΩ 的分流电阻值、需要说明要在校准寄存器中编程以进行电流调节的相应 CC 增益值。

数据表与应用手册差异:

我们根据用例看到两种不同的计算 CC 增益的公式:

  1. 对于内部库仑计数(AFE PassQ):

mΩ Gain = 7.4768/Rsense (m Ω)

示例(0.25 mΩ):

CC 增益= 7.4768/0.25 = 29.9072 (根据需要进行四舍五入)

  1. 对于外部集成(基于 MCU):

Ω 增益= 20,000/(Rsense (m Ω)× 32767)

示例(0.00025 Ω):

μV 增益= 20,000 /(0.00025 × 32767)≈2442.7 μ A/LSB

问题:

  • 您能否确认这两个公式均有效、但适用于不同的集成策略(内部还是外部)?

μV 是否仅在依赖于 PassQ/内部集成的情况下使用基于7.4768的公式、而仅在通过 CC2从外部读取电流的情况下使用2443 μ A/LSB 值

2.澄清库仑计数比较:内部与外部

我们正在使用 CC2数据评估是使用内部电荷积分功能(PassQ)还是在 MCU 中执行外部库仑计数。

电流理解总结:

功能/方面

外部(CC2)

内部(通过 CC1获得 PassQ)

采样源

CC2 (实时、快速更新)

CC1 (滤波、缓慢更新)

更新速率

每3ms (FASTADC 中为1.5ms)

每250ms 一次

效率较低

内部24位(报告16位)

16位

集成位置

代替

AFE 固件

复位方法

由 MCU 处理

RESET_PASSQ ()命令(0x0082)

更低的功耗

较高(FASTADC)

降低

脉冲负载的精度

高电平

受限于滤波器平滑处理

易于实施

复杂(MCU 侧集成)

简单(内置充压蓄能器)

问题:

  • 我们的比较在性能和用例适用性方面是否准确?

  • PassQ 中是否有其他隐藏的优点或限制、我们应该了解这些优点或限制?

对于需要高速 SoC 跟踪(快速负载变化)的系统、是否明确建议进行外部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