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软件:
尊敬的 TI 支持部门:
我在锂离子电池保护设计中使用 BQ29700DSER。 在产品验证过程中、我确认了 BMS 电路在过流和短路条件下的性能符合预期。 但是、我在欠压保护 (UVP) 测试期间遇到问题。
为了验证 UVP 功能、我允许电池电压降至 UVP 阈值以下(此特定器件型号为 2.8V)。 正如预期的那样、保护电路禁用放电 MOSFET。 然而、当我尝试通过连接 USB Type-C 电源为电池充电时、IC 未退出 UVP 状态、CHG FET 保持关闭状态、从而阻止充电启动。
在进一步调查后、我注意到以下情况:
-
该参考设计包括一个 330Ω 串联电阻器、通过电池为 BQ29700 供电。
-
当电池处于 UVP 状态(在连接充电器之前)时、330Ω 电阻器上的压降约为 0.4V 。
-
连接充电器后、压降降至 ~0.275V 这意味着 BAT 引脚到达周围 4.1V - 0.275V = 3.825V 、但 V−引脚仍然靠近接地。
从数据表中、我了解要退出 UVP 模式、电压至少为 1.3V 两者之间需要 BAT(引脚 5) 和 V−(引脚 6) 。 在本例中、这些引脚上测得的电压远高于此阈值。
我的目标是在生产中实施稳健的设计、希望能够确认根本原因以及改进行为的任何建议。 具体来说:
-
参考设计中的 330Ω 电阻器是否会将偏置电流限制在 UVP 恢复所需的阈值以下?
-
减少或移除此电阻器是可以接受的、还是应该考虑替代启动机制?
-
为确保 UVP 后正常恢复、建议的最低电流要求是否成立?
我随附了原理图以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