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参考译文] TPS55288:短路故障、找不到短路

Guru**** 2447580 points
Other Parts Discussed in Thread: TPS55288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https://e2e.ti.com/support/power-management-group/power-management/f/power-management-forum/1162446/tps55288-short-circuit-fault-cannot-find-the-short

器件型号:TPS55288

您好!

我在 升压模式下使用 TPS55288、在最大550mA 时从9V 输出14.7V 电压(目前由台式电源提供)。 我可以通过 I2C 与芯片通信(我的 MCU 单独供电)、因此我知道我设置的所有寄存器都包含我放入它们的值。 即使我已经测试了连接到芯片的组件并用新芯片替换了原来的芯片、状态寄存器也会显示短路故障。 我在关键引脚上获得的电压如下:

VCC:5V

输入电压:9V

EN/UVLO:3.3V

ISP:0.16V

ISn:0.16V

我使用以下值设置和确认寄存器:

REF:0x02DF

输出电流:0xB7

VOUT_SR:0x00

VOUT_FS:0x03

CDC:0xA0

模式:0xB0 (输出被启用)、和0x30 (输出被禁用)

我在设置所有其他寄存器后启用50ms 输出

原理图如下所示: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您好、Grant。

    感谢您联系 E2E。

    您是否意味着器件 Vout 可能会升至正确的15.5V? 您是否可以与我们分享任何开关波形。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你好、Zach、

    感谢您的帮助。 目标是将 Vout (在原理图中称为 BoostOUT)设为14.7V、由于短路故障导致的断续模式、该电压通常约为0.7V。 我已附上 SW1的示波器捕获。 由于打嗝模式在打开时都会激活、因此有两个波形、一个对应于关闭的76ms、另一个对应于打开的4ms。 第一个波形是导通的、第二个波形是关断的、因此只有恒定电压。 如果您需要更多信息、请告诉我、我会尽快将其提供给您。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尊敬的 Grant:

    在测试期间、您是否在 BoostOUT 节点上施加了负载? 测试是在有负载还是无负载的情况下完成? 只有当输出电压低于0.8V 并触发平均电流限制时、才会发生断续模式。

    您还可以共享布局吗?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你好、Zach、

    感谢您的输入。 VIN 能够旁路 buckboost 控制器为 MCU 供电、因此 BoostOUT 上不应有任何负载。 我将尝试移除该旁路、以查看我是否获得不同的结果。 我随附了 IC 周围布局的屏幕截图、因为我无法为您提供整个布局。  

    返回页首

    底部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尊敬的 Grant:

    我会说布局很差、可能是导致问题的根本原因。  

    建议您参考 布局指南应用手册 并更新布局。

    您可以将 R16值修改为较低的值、例如30kohm。 并禁用寄存器 IOUT_LIMIT 中的输出电流限制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你好、Zach、

    感谢您的反馈。 我已经列出了我想要进行的更改、但如果您能仔细检查并回答几个问题、我将不胜感激。

    1)移动 C4、C5和 C6、使其更靠近 Q1、并将过孔放置在其附近的底层(GND 平面)

    2) 2)将 R10移至更靠近 Q2栅极的位置

    3) 3)通常在 GND 上添加大量过孔以缩短 GND 路径

    我想知道您是否有其他与布局相关的具体建议? 我在阅读布局指南时认为、由于 C9非常靠近 IC、因此输出电源环路已经最小化、不过如果需要、我也可以找到一种方法来使其他输出电容器更靠近、 我认为指南中的该部分不够清晰、因为它仅显示了作为电源环路一部分的最接近的电容器。 我还感到困惑、因为指南中说要使 SW1和2布线非常薄、但指南中的示例布局具有连接到两者的大平面。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尊敬的 Grant:

    您可以在 E2E 上共享更新的布局。 我将根据新布局为您提供评论。

    SW1和 SW2布线应较宽。 你是对的。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你好、Zach、

    我随附了一个更新的布局。 我将铜平面设置为覆铜、将输入电容器移至更靠近 Q1的位置、并在 GND 添加更多过孔以缩短输入电源环路;我将输出电容器移至更靠近 IC 和 GND 平面的位置、并使用过孔缩短输出电源环路。 这对您有好处吗? 如果您有任何其他建议、请告诉我。 我还将 R14切换为开尔文电阻器、我认为这不会影响 IC、但如果会、请告知我。

    感谢您的帮助!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尊敬的 Grant:

    您仍然错过了应用手册中的许多布局建议。

    例如:  

    输入电容 C6应放置在 Q1漏极和 Q2源极之间、以最大限度减小降压开关环路面积。

    输出电容 C9应靠近 VOUT 引脚和 PGND 引脚放置、以最大限度减小升压开关环路面积。

    加宽 VCC 布线宽度。 在 VCC 电容器 C16附近添加4个 GND 过孔。

    在引脚24和引脚26附近添加通孔。

    为 COMP、MODE、CDC 等组件创建 AGND 平面。

    (笑声)

    请再次阅读应用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