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参考译文] LM5180-Q1:LM5180-Q1问题

Guru**** 2387080 points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https://e2e.ti.com/support/power-management-group/power-management/f/power-management-forum/867812/lm5180-q1-lm5180-q1-questions

器件型号:LM5180-Q1

大家好、团队、

我有几个与客户数据表中的内部功能和计算公式相关的问题。

Q1:数据表第11页上的公式(4)显示 了 BCM 运行模式下的一次侧峰值电流(Ipri_pk)。

a) 方程式中的常数"2"是如何计算的?

    b) 它不包括效率。   在考虑效率时、公式是什么?

Q2:数据表中的公式(39)和(40)(第29页)显示了图51双输出应用(VOUT1=24V、VOUT2=5V)上变压器匝数比和 LMAG 的计算。

   在这两个公式中、 19V (两个输出的电压差) 实际上已用于" VOUT1项"。

   a)在两个公式中对 VOUT1使用19V 电压是否正确?   使用19V 的原因是什么?    

Q3:此器件具有三种工作模式(FFM、DCM 和 BCM)、数据表第7.3.2节中介绍了在负载电流减小的情况下更改工作模式的边界。

   a)关于负载电流增大时的运行时序变化、 与负载电流减小相比、是否存在任何时序迟滞?

   b)从 DCM 转换到 FFM 的阈值电流为 0.3A (=1.5A x 20%)。  该0.3A 阈值电流的精度是多少?

此致、

H.Someno

H. Someno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您好!

    请给我发送电子邮件(iven-su@ti.com)、然后我会将您的问题转发给该器件的专业工程师、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