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参考译文] TPS1H100-Q1:用于提高电流感测精度的校准方法

Guru**** 2359930 points
Other Parts Discussed in Thread: TPS1H100-Q1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https://e2e.ti.com/support/power-management-group/power-management/f/power-management-forum/633692/tps1h100-q1-caribration-method-to-improve-current-sense-accuracy

器件型号:TPS1H100-Q1

大家好、

我想 使用 TPS1H100-Q1提高电流感测精度。

因此、我需要在 系统中进行校准。

当负载电流超过200mA 时、目标精度为±1%。

我认为、在关闭开关时、我将能够通过存储失调电流来消除失调电压、这是否有效?

如果这是有效的、 那么我可以消除失调温度漂移吗?

如果 我知道温度漂移在该范围内、 我可以将偏移消除量乘以温度系数。

如果这种方法有效、理论上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提高精度?

此致、

Tomoaki Yoshida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您好!

    当开关关闭时、CS 引脚上的偏移电压几乎为0mV。 该值不能帮助校准。 电流感测的精度是由电流比 K 中的非线性引起的、而不是由无负载偏移引起的。 当负载电流高于100mA 时、电流比 K 在温度下非常稳定、精度约为1%。 请参阅数据表图25和26。

    此致、Mahmoud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您好、Mahmoud - San、

    感谢你的答复。

    我知道电流感应精度不取决于失调电压、漂移非常小。

    然而、电流感测电流比 K 在数据表上。

    当 ILOAD 为100mA 时、精度为±5%。

    我们需要更正该绝对值误差。

    是否有办法在没有 外部电源恒流等的情况下监测误差?

    如果有任何想法、 请告诉我。

    此致、

    Tomoaki Yoshida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Yoshida-San、

    CS 引脚是与负载电流成比例的输出和拉电流。 监控误差的唯一方法是在外部测量负载电流和 CS 引脚拉电流。 2个测量电流之间的比率是实际比率。 我看不到另一种测量该误差的方法。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您好、Mahmoud - San、

    感谢您的支持。

    我知道、除了从外部进行测量之外、没有其他方法可以测量电流感应误差。
    如果 温度漂移被定义为正斜率或负斜率、以及最大和最小斜率、我们可以消除该漂移。
    此致、
    Tomoaki Yoshida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YoshIDA-San、您好、与温度相关的图是数据表第13页和第14页。

    此致、Mahmoud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您好、Mahmoud - San、

    感谢您的支持。

    我在数据表中看到了图22 - 28。

    但这是三个批次的平均值、我不知道在最坏的条件下、校准效应会有多大。

    如果样本之间的温漂变化较大、则无法 使用固定值确定校准的温度系数。

    我认为很难定义温漂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但如果定义该值、将对我们有所帮助。
    此致、
    Tomoaki Yoshi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