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中讨论的其他器件: LM3880
数据表第6.2节中的 ESD 额定值是否适用于器件的所有输入/输出引脚或仅适用于感测输入? MR 输入端是否有任何 CMOS 闩锁特征数据、以及是否有复位输出?
在测试使用 TPS386000的一些原型板时、一些电源序列检查涉及探测器件的某些节点以验证时序。 直到大约第三个电路板、我才注意到器件在 MR 输入方面不工作、并且在探测之后后续上电时、空闲电流也有明显的跳变。
在前两块电路板上、经过初始探测、我在馈入器件的电源轨上测量了29欧姆和145欧姆。 在给第三块电路板上电之前、我在电源轨上测量了大约34K 欧姆。 在上电时、当我将示波器探针接触 MR 和 RESET1时、我注意到电流从初始上电时的1mA 左右跃升至大约82mA。 在断电接通周期后、电流会持续升高、现在电压轨的测量值约为40欧姆。 器件的3.3V 电源轨由具有稳定上升时间和无过冲的专用线性稳压器生成。 测试装置具有静态保护(接地台式稳压器垫、静态腕带等)、示波器探头 GND 夹被钳位到电路板上接地平面的外壳上。
在第4块电路板上、我在探测的两个引脚上安装了二极管 Vdd/VSS 钳位、并且能够在不发生进一步事件的情况下继续测试。 后续未修改的电路板已加电并进行配置;这些电路板运行正常、由于未探测到额外的空闲电流、因此未观察到。
将高阻抗示波器探头接触到损坏芯片的这两个节点(不确定哪个节点发生了损坏)似乎很简单。 我只在专用晶体示波器端口引脚上看到过此类灵敏度、这些引脚通常不具有 ESD 保护。 电路板3上两个节点的后续电阻测量显示的阻抗不低于在任一电源轨上使用的10k 上拉电阻。 这表明损坏不是直接位于两个引脚的输入或输出结构内、这可能指向感应闩锁事件、而不是穿孔栅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