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参考译文] LM5122:PDF 有4个错误的图形

Guru**** 2478765 points
Other Parts Discussed in Thread: LM5122, LM5122-Q1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https://e2e.ti.com/support/power-management-group/power-management/f/power-management-forum/691588/lm5122-pdfs-have-4-wrong-graphs

器件型号:LM5122

您好、PDF 有4或6个错误的图形、图1-5。  平衡。  lm5122、lm5122-Q1和 lm25112具有相同的错误图形。

图1是 HO 峰值与 BST- VSW 间的关系、这毫无意义。  Vbst 约为7V、源自 Vcc 二极管压降。  Vsw 为高电平、对吧?  Vsw 是否不会高至 Vout?

有趣的是、当 TI 创建了 lm25112 pdf 时、他们复制了错误的图形、但编辑了图3。  这意味着有人查看了图形、并说"对我来说看起来很好"。

重要的是、图3标题是死区时间与 Vcc 之间的关系。  但 Vcc 是一个不可改变的输出、典型值为7.6v、对吧?

查看此图后、我研究了我能找到的所有内容、但看不到 Vcc 可调的任何位置。

如果是、那么我需要最低 Vcc、以最大程度地降低 MOSFET 损耗。 我选择了具有出色5V 栅极驱动输入的 MOSFET。

相关问题: 我能否在 BST 上使用1.5v 二极管、以便 HO 栅极驱动电压大约为5.5V?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您好、Vern、

    通常、如您所述、VCC 电压值为7.6V。 VCC 引脚可通过二极管从外部偏置、从而将 VCC 轨拉至7.6V 以上。 在该配置中、了解死区时间和栅极驱动拉电流和灌电流将是如何实现的、如图1-3所示。

    VBST-VSW 将是 VCC 电压减去自举二极管的二极管压降。 假设 VCC 由外部供电、则情况会发生变化。

    关于自举二极管、建议选择一个良好的肖特基二极管、以帮助降低二极管中的功率损耗。

    谢谢、

    Garre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