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在设计一个使用 LMZM23600V5SILR (固定5V 输出)直流/直流稳压器的小型电路板。 输入电压将为24VDC±1VDC。 预期输出电流可能低至10mA 或高至300mA。 负载主要是光电隔离器及其电阻器的集合。 本设计的稳压器部分需要一个与图34中数据表中所示电路相同的电路。 (5V 或3.3V 固定典型应用电路)。 根据数据表表表4、输入电容为陶瓷10uF 50V X5R 1206器件。 根据数据表的表5、我选择了一个22uF 10V X5R 器件、但现在我看到、Webench 更倾向于使用47uF 电容器。 为什么会有差异?
数据表的第10.3.2节(稳定性)介绍了稳压器由长电缆供电时的稳定性问题。 使用此电路的主板确实会通过各种长电缆供电,在某些情况下,电缆长度会超过300英尺(其它可能只有几十英尺)。 虽然它们通常是带有整体屏蔽层的多双绞线20AWG 电缆(大多数是 Alpha 5299C)、但进入此电路的电源和接地导体不是电缆中同一对的成员。 稳定性部分接着说、在这样的情况下、应使用具有高 ESR 的电解电容器、以帮助抑制与电缆电感相关的任何振荡。 接着建议使用47uF 0.35 Ω ESR 器件、该器件可能需要35Vdc 的最小工作电压。 这种类型的电容器对于我们可用的空间来说太大了。 我们正在努力将22uF 1210 50V 陶瓷电容器与2 Ω 电阻器串联以代替有损耗电解电容器。
但在考虑过这一点之后、我觉得、如果高 ESR 电容器在那里提供一个有损耗的 RC 元件来与电缆的 L 一起使用、 为什么不能将低值电阻器与输入电压和 C1串联使用以实现相同的功能? 是的、这确实会损害电路板的整体效率、因为电阻器上存在恒定的直流功率损耗、而高 ESR 电容器仅在发生振荡时消耗交流功率、 但是,如果仅使用电阻器的解决方案只能将电路板总功耗提高几十毫瓦,我认为我们不在乎。 单个电阻器肯定更易于安装。 内联(串联)输入二极管也可能起作用。
串联输入二极管或电阻器是否也适用于处理长输入电缆可能引起的振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