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使用 Ta 和 Tc 时、数据表中的图12是否相同?
②How 我应该考虑数据表中使用 Ta (不带散热器)的图10吗?
所列的 MOSFET 源极和漏极之间可流经二极管的电流值③Where μ A?
此外、例如、如果它可以流过大约30A、则功耗为
Vf (假设为0.8V)×30A=24W
不过、那时的功耗概念与" PD (功耗)"相同、如果超过 Ta、是否需要散热器?
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①使用 Ta 和 Tc 时、数据表中的图12是否相同?
②How 我应该考虑数据表中使用 Ta (不带散热器)的图10吗?
所列的 MOSFET 源极和漏极之间可流经二极管的电流值③Where μ A?
此外、例如、如果它可以流过大约30A、则功耗为
Vf (假设为0.8V)×30A=24W
不过、那时的功耗概念与" PD (功耗)"相同、如果超过 Ta、是否需要散热器?
您好 Sato-San、
感谢您关注 TI FET。 要回答您的问题、请执行以下操作:
5x6mm SON 封装的主要散热路径是通过底部的散热(漏极)垫进入 PCB。 该封装在多层 PCB 上的最大功耗约为3W、并且散热设计良好。 基于早期仿真的结果、封装顶部的估算热阻与9°C/W 相关。
https://www.ti.com/document-viewer/lit/html/SSZTCR5 SOA 图
https://www.ti.com/document-viewer/lit/html/SSZTCP0 连续电流额定值
https://www.ti.com/document-viewer/lit/html/SSZTB80 热阻抗
https://www.ti.com/lit/pdf/SNVAA86 体二极管电流能力
如果您有任何其他问题、请告诉我。
此致、
约翰·华莱士
TI FET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