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参考译文] LMR38010:电感器 GND 布局

Guru**** 2382300 points
Other Parts Discussed in Thread: LMR38020EVM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https://e2e.ti.com/support/power-management-group/power-management/f/power-management-forum/1300281/lmr38010-inductor-gnd-layout

器件型号:LMR38010
主题中讨论的其他器件:LMR38020EVM

您好~

下面的链接显示"不应将 GND 放置在电感器下方"。

https://techweb.rohm.com/product/power-ic/dcdc/dcdc-design/3254/

但是、数据表11.2布局示例的电感器下具有 GND。

1) 1)在数据表布局中、只存在 GND 覆铜而没有过孔。

2) 2)在 LMR38020EVM 布局中放置一个连接到电感器下方底部 GND 的过孔。

3)未接地。

哪种方法对 EMI 最有效?

此致、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你好,权

    将接地置于电感器下方对于 EMI 更有效。

    在电感器底部敷铜时、电感器或其他高频电路产生的磁场会在铜层产生涡流。 该电流会削弱原始磁线、从而减小电感器的电感并增加损耗。  但影响很小、如果使用屏蔽式电感器、则可以消除、因为这时泄露的磁感应线路很少。

    将接地置于电感器下方的优点:电磁屏蔽可阻止磁场的向下传输、以减少高频磁场对其他元件的影响。

     无需使用过孔。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您好、GUI。

    感谢您的回复。

    这是否意味着 GND 覆铜+GND 过孔和仅 GND 覆铜具有相同的 EMI 效应?

    此致、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你好,权

    是、带/不带通孔对 EMI 影响很小。 但如果电感器很热、过孔有助于提高热性能。

    谢谢、此致。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您好、GUI。

    感谢您的详细解释。

    此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