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专家,
客户现在将 SN6505应用于其汽车系统中。但是、在测试 D1/D2引脚上的波形时、发现波形失真为;μ V、其初级 电流约为260 mA、负载电流小于100 mA、
图1测试电路
A 点或 B 点到接地端的电压波形 类似、如图2所示:
图2 电压波 A (B)至 GND
电压波形 C 接地 、如图3所示:
图3电压 波 C 到 GND (变压器次级侧波形)
从图2和图3可以看出、初级侧的电压失真似乎仍影响次级侧、 下面是一些初步假设:
1 μ s:电流限制被触发? 触发电流限制后、芯片内部的控制逻辑是什么?
2:在本例中 (+)[FAQ] SN6505B-Q1:在高环境温度下驱动波形失真-隔离论坛-隔离- TI E2E 支持论坛 ,研发产生的推测是由于二极管反向恢复电流。 我的客户似乎遇到了与此情况类似的情况、尤其是在低频振荡部分、但我的客户没有遇到高频噪声问题。 我想知道这是否是一样的。 您觉得振荡是由 二极管 反向漏电流和漏电感?μ H 引起的吗(顺便说 一句、我的客户不愿意试试别的二极管、现在用的二极管反向电流是500uA、 正向电流可以是1A、仅负载电流为100mA、我认为二极管选择不合适)
3 μ s:振荡是由 二极管 反向漏电流和漏电感引起的、能否介绍一下振荡电路及其时序?
,:移除图4中所示的共模电感后波形得到了改善 ?我是否可以认为引入共模电感会增大振荡环路的电感、这相当于增大变压器的漏电感、如图5所示
图4 共模电感器位置
图5 共模会增大振荡环路的电感(猜测)
5:当用户更换变压器时,电压波 A 到 GND 已经改善(对比图6),但仍有一些小的尖峰,不理想,您能提出一些进一步改进的建议吗?
6:图2和图6的波形对比是否可以看出冲击是和泄漏有关的?
图6更改变压器后波形 A 到 GND
另外,我的客户想要一些关于使用 SN6505时降低 EMI 的指导,您能提供相关的材料和测试报告吗,我的电子邮件是: rickey-li@ti.com
期待您的回复,提前感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