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与软件:
尊敬的 TI 团队
请告诉我 TPS61175QPWPRQ1 SW 引脚的额定值。
我担心在建议的运行条件"Vo=38V"下、SW 引脚电压的绝对最大额定值为40V 时、几乎没有任何裕度。
假设 SW 引脚电压的绝对最大额定值由 IC 内部红色框内的 FET 电压容差决定、并且 FET 在高于40V 的电压下可能发生故障、这是否正确?
此致、
Taroimo
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工具与软件:
尊敬的 TI 团队
请告诉我 TPS61175QPWPRQ1 SW 引脚的额定值。
我担心在建议的运行条件"Vo=38V"下、SW 引脚电压的绝对最大额定值为40V 时、几乎没有任何裕度。
假设 SW 引脚电压的绝对最大额定值由 IC 内部红色框内的 FET 电压容差决定、并且 FET 在高于40V 的电压下可能发生故障、这是否正确?
此致、
Taroimo
尊敬的 Fergus:
感谢您的快速且有帮助的回答。
为了确保合适的布局、我是否应该在以下链接中参考"3.1 Layout"?
关于您之前的消息、您提到:
"实际上、使用38V 输出时、在 ns 内尖峰可能超过40V、这对于 MOS 是可以接受的。"
您能否提供有关 MOS 可以承受的瞬时尖峰电压的更多信息?
此致、
Taroimo
尊敬的 Taroimo:
为确保布局正确、我是否应该在以下链接中参考"3.1布局"?
是的、建议遵循 EVM 上的布局、因为我们以前已经过验证、它将更加 可靠。
您能否提供有关 MOS 能够承受的瞬时尖峰电压的更多信息?
抱歉、没有更多信息、因为规格由设计团队提供、他们 利用典型的额定电压和尖峰计算出故障率。 这取决于 使用线性 BiCMOS 工艺选择的 MOS。
让我们确信的是、我们能够保证40V 直流额定值、并且验证了在38V 输出电压下 EVM 工作的可靠性。
此致、
Ferg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