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工具与软件:
使用 TI 提供的计算器、通过以下代码计算 TX 通道寄存器中所需的相移:
startFreq = 77; % start frequency in GHz numAntennas = 3; % number of TX antennas d = 0.00389341/2; % antenna spacing in meters theta = -60; % desired phase shift lamda = (3*10^8)/(startFreq*10^9); antennaPhase = zeros(1, numAntennas); for i = 1:numAntennas % Calculate the phase shift for each antenna phaseShift = rad2deg((2*pi/lamda)*(i-1)*d*sin(deg2rad(theta))); % Convert negative phase shifts to positive values in the range [0, 360) antennaPhase(1, i) = mod(phaseShift + 360, 360); end % Convert the phase angles to phase shifter bits (assuming 5.625 degrees per bit) antennaPhaseBits = antennaPhase / 5.625
当我以60度的角度(使用全部3TX)生成射束时、我使用以下命令以及其余脚本:
-- Configure Chirp Based Phase Shifter if (ar1.SetPerChirpPhaseShifterConfig(0, 0, 0, 28, 55) == 0) then WriteToLog("Chirp Based Phase Shifter Configuration Success\n", "green") else WriteToLog("Chirp Based Phase Shifter Configuration failure\n", "red") end RSTD.Sleep(500)
-- Configure Chirp Based Phase Shifter if (ar1.SetPerChirpPhaseShifterConfig(0, 0, 0, 0, 0) == 0) then WriteToLog("Chirp Based Phase Shifter Configuration Success\n", "green") else WriteToLog("Chirp Based Phase Shifter Configuration failure\n", "red") end RSTD.Sleep(500)
如果可以、我需要进一步澄清几件事、
1) 1)我提供的相移计算器。 请您对其有效性发表评论吗? 因为我要确保它考虑到了 TX2天线的仰角。
2) 2)我将尝试旋转目标角度、并检查我是否在 SNR 中看到峰值。 尽管我阅读了这里的另一个论坛、其中建议使用线性调频脉冲间的相位稳定性来验证相移。 您能看看这个吗? 我当前的理解是、我们正在查看通过所有4个 RX 通道接收到的线性调频脉冲的相位(因此、我已经尝试比较了0度(0、0、0)和60度 (0、28、55)为 TX 通道提供的相移
3) 3) 3)如果我想使用这些4 RX 通道相位稳定性图计算3个 TX 通道的初始相移、我该怎么办? 我知道它不是很准确、因为物体的位移会引起一些额外的相位感应。 但它应该有点接近呢?
我的最终目标是以5度为增量将光束从-60度转向+60度、但我希望在转向前先验证单个角度
大家好:
1) 1)请参阅此文章: https://dev.ti.com/tirex/explore/node?node=A__AE-Bpc-wQfi-OR.2V9TzCw__radar_toolbox__1AslXXD__LATEST
2-3)请提供指向其他论坛的链接。
此致!
Zigang
1)链接中提供的公式不考虑 TX2的高度。 您能检查一下吗?
这个线程建议了一个不同的脚本: e2e.ti.com/.../awr1843boost-beam-forming---phase-shifting
2) 2)遗憾的是、我不再找到该论坛、但那里显示可以使用每个线性调频脉冲的相位稳定性推断 TX 之间的相移
例如线性调频脉冲1- TX0 TX1-0 TX2- 180
线性调频脉冲2- TX0-0 TX1-180 TX2-0
在此处、每个线性调频脉冲的4个 RX 通道相位稳定性 图能够利用一些误差区分线性调频脉冲1和2之间的相移
大家好:
1)您可以遵循我在 (2) IWR6843ISK:波束控制问题-传感器论坛-传感器- TI E2E 支持论坛 、用于在天线为2D 时对移相器进行编程。
2)对不起,我在任何地方都找不到文件。 您可以按照我的建议或采用您自己的其他方法。
此致!
Zigang
1)我明白。 我们会在测试后将我的结果与您的脚本发布在这里。
2) 2)我找到了这个论坛、在这里通过4个 RX 通道的线性调频脉冲间的相位稳定性验证了 TX 相移(虽然这适用于 BPM 而非波束形)。 如果您现在可以对我之前的问题发表评论、请告诉我
e2e.ti.com/.../awr1642-confirm-the-bpm-configuration-corresponding-to-postproc
大家好:
我浏览了 e2e 主题、了解随着 TX 相移、线性调频脉冲间的相位稳定性有哪些期待、
1) 1)很明显、如果只有一个 TX 启用、那么在更改相位时、应该会在目标相位上看到相应的相位变化。
2)但如果启用了多个 TX、考虑到每个 TX 增益也略有不同、影响会更加复杂。 也许可以一次启用一个 TX、并获取复峰值(来自 TX (i)->Target->Rx1的增益和相位信息)。 然后、在对 TX 波束形成进行编程时、 您可以一致地将复数值与相移组合、并检查它是否与新的复峰值匹配。 总之、 我认为仅检查相位信息是不正确的。 还必须将增益影响结合起来。
此致!
Zigang
非常感谢 Yang! 这澄清了我的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