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D:\Program_Files\TI\c2000ware\C2000Ware_4_01_00_00\libraries\dsp\VCU\c28\examples\crc\2837x_vcu2_crc_16
最近用上述例程学习了VCRC单元的使用
对于例程中的Linker-Generated CRC存在以下疑问
由于校验发生在link阶段,所以在执行main函数的“语句1”之前,linkerCrcTable中变量数值都被赋值好了,如绿色曲线标注,当执行语句1以后,这些已经计算好的数值将被赋值给相应的变量。
问题1.我不理解rec_size数值的含义,这里的8,代表什么呢?
问题2.num_recs的数值为什么为2呢?是因为做了两种CRC16的计算吗?是哪里决定这个数值为2呢?
问题3.对于Linker-Generated CRC的校验,seed值或者说INIT_CRC16如何设定呢?从校验结果看,seed值为0。
如上图所示,我在SPRU513W文档中找到了crc_table的定义,问题4,怎么理解例程cmd文件中两次调用crc_table执行两种不同的CRC校验呢
对于问题4 应该找到答案了
不同的校验结果 可以存储在一个table里
我猜rec_size等于8,是不是可以最多可以支持8个区域的CRC的校验?
num_recs为2,是不是因为cmd文件里对那片区域做了两种格式的CRC校验,所以会产生两个record
至于校验的seed值,是不是不可以像一般crc处理那样进行修改,只能为0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