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你好!
我正在做一个感应电机控制的项目,使用的DSP是TMS320F28034,PCB是我们自己设计的,并不是使用的TI官方开发套件。
我先导入了HVACI_Sensorless工程进行学习,在Level 2的实验中得出了VdTesting和VqTesting与SpeedRef的对应关系。
比如在Speed=_IQ(0.7);时VdTesting 和VqTesting取_IQ(0.088);可以使电机工作到指定速度,且系统电流最小。
在进行Level 3的实验时,IdRef和IqRef的配置有点疑惑,不知道该如何配置。
在电流环的PI调节中,输入的feedback是Park变换的输出Ds和Qs(两个电流),参考值是IdRef和IqRef(两个电流),输出D_Out和Q_Out(两个电压)作为反Park变换的输入。
PI调节的目标是反馈值与参考值尽量接近,我能不能将Level2中Park变换的两个输出作为IdRef和IqRef的取值呢?还是这两个值可以通过什么公式算出来?这两个值与什么有关?
还有个疑惑就是,如何配置kp和ki才能满足所有目标速度呢?
请帮忙解答!
祝好!
这个工程的导入路径是:C:\ti\controlSUITE\development_kits\HVMotorCtrl+PfcKit_v2.1\HVACI_Sensorless
还是这两个值可以通过什么公式算出来?
没有公式,是靠经验试出来的。
C:/ti/controlSUITE/development_kits/HVMotorCtrl+PfcKit_v2.1/HVACI_Sensorless/~Docs/Sensorless FOC of ACI.pdf P29
我能不能将Level2中Park变换的两个输出作为IdRef和IqRef的取值呢?
可以以这两个值为基础进行调试。
这两个值与什么有关?
HVACI_Sensorless程序里面的变量 IdRef IqRef - C2000︎ 微控制器论坛 - C2000 微控制器 - E2E
设计支持
还有个疑惑就是,如何配置kp和ki才能满足所有目标速度呢?
PID参数只能通过经验方式进行工程整定。所以只能多调试
Hi Yale,
感谢回复,Level3中配置了合适的IdRef和IqRef后PI调节可以工作了,速度计算的宏也工作正常。
在Level4中应用文档上说fe1.ThetaFlux和rg1.Out应该相同且只有一个很小的相位差,但是我的graph窗口中得到的锯齿波周期一致但相位差比较大,如下图。
请问这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另外,文档中显示估算的d&q的磁通量是正弦波,但是我得到的值看起来不太对,在graph窗口中显示的是下图这样的。
从watch窗口中得到的这两个值是下图这样的。
我在HVACI_Sensorless-Settings.h中修改了电机的相关参数,可是计算的磁通量还是不对,请问还要修改其他的的参数吗?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