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使用UC2845A设计一个24V隔离电源。输入参数:UC2845AN 18.0V-30.0V to 24.00V @ 1.7A
生成的电路图是理论值,比如有些元器件已经不好买了,有些电阻参数标称到0.01欧。这样的图纸如何工程化?应用到实际产品中呢?
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我使用UC2845A设计一个24V隔离电源。输入参数:UC2845AN 18.0V-30.0V to 24.00V @ 1.7A
生成的电路图是理论值,比如有些元器件已经不好买了,有些电阻参数标称到0.01欧。这样的图纸如何工程化?应用到实际产品中呢?
吸收二极管的选择不是太合适,建议用快恢复的二极管,不要用肖特基二极管。
MOS管选择有些大,MOS管开关损耗会比较大。目前的功率等级,建议可以采用小一点的MOS管,如RDSON在20mohm左右,耐压100V左右的MOS管。
其它的二极管,三极管的选择没有什么问题。
MOS可以参考我们的csd19534。二极管的耐压建议大于100V。
变压器你需要确认是否有按我们的建议来设计。变压器厂商实际data sheet需要提供一下。重点看磁芯型号,材质,原边感量,及漏感
我今天对采购的变压器做了解剖,输入绕组电感10uH,四根0.3漆包线,核算截面积0.283平方毫米。辅助绕组13uH,两根0.3漆包线,核算截面积0.141平方毫米。主绕组50.6uH,一根0.52漆包线,核算截面积0.212平方毫米。
短路主绕组和次级绕组,测量输入绕组电感0.9uH。
绕制方式,骨架磁芯全部选用手册上规定型号B65807P0000R049。绕制方式也完全按照手册要求4:8:16:3这个方式绕制的。绕制工艺不是很好,线圈不紧密,也没有打胶。
测量仪表TONGHUI TH2822A(有计量院校准认证)。测量方式1kHz,两线制测量。
换电阻测试,0.1A输出电压23.7,0.2A输出电压22.6,0.3A输出电压21.4。
我搞不清楚这样换的意义是什么,按照手册,R8去掉后频率非常高,系统能正常工作?实际验证去掉R8后,系统啸叫,声音就和一个马达一样,非常大。
修改前电路。
输入电压24V。
输出结果
Iout Vout Vcc
0.1 23.7 20.7
0.2 23.7 22.2
0.3 23.6 22.7
0.4 23.6 23.5
0.5 23.6 24.4
0.6 23.5 25.2
0.7 23.4 26.6
0.8 23.3 26.7
0.9 23.5 26.9
输出1A的时候,电路进入打嗝保护。Vref电压4.8,Vfb电压2.3一直不变
电流到0.7A以后有啸叫
R19换成2K以后
输入电压24V。
输出结果
Iout Vout Vcc
0.1 23.1 21.3
0.2 23.0 22.7
0.3 22.9 22.3
0.4 23 23.6
0.5 22.9 24.4
0.6 22.8 25
0.7 22.6 25.4
0.8 22.8 25.2
0.9 22.8 26.3
1.0 22.5 26
输出1.1A的时候,电路进入打嗝保护。Vref电压4.8,Vfb电压2.3一直不变
有轻微啸叫,不严重,比改前好。
测量数据使用电子负载和普通手持万用表。
两种方式,都存在R1,R2,C2,D3(续流电路部分)和主芯片发烫,没有热像仪,定位热源和温度。
预估温度高于80度,环境温度20度。
1、设计参数1.7A,现在远不到,这个需要解决。
2、因为是紧密体积设计,发热一定要解决,温升不能超过10度,最好在5度之内。
3、输出测试点就是在反馈电阻接入点。
4、目前变压器已经做好了,可不可以临时用一个12V电源给芯片供电。
5、你说的电容是C2么?
今天测试,把R5改成51欧
输入24V
Iout Vout Vcc
0 25.1 8.1
0.01 23.1 8.2
0.1 23.5 11.2
0.2 23.5 15.3
0.3 23.3 16.4
0.4 23.2 18
0.5 23.1 19.6
0.6 22.9 20.5
0.7 22.8 20.5
0.8 22.8 21.3
0.9 22.6 21.5
1.0 22.6 21.4
1.1 22.5 21.3
1.2 21.9 20.5(打嗝保护)
发现一个比较糗的事情。我的220V-24V电源用了1.1A的,结果其实是前级电源保护了。而不是这个电路保护了。
换了3A的主电源供电,测试输出到1.8A,但是大概几秒钟吧,二极管和主芯片烧了。中间过程也忘了记录。
新买的MOSFET和二极管马上就要到了,我准备等新的到了重新焊板子测试。
另外今天发现,R1,R2部分不烫了,很奇怪,昨天还烫。改R1、R2、C2的参数起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