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关于LM5117的问题 散热

Other Parts Discussed in Thread: LM5117, CSD18563Q5A

LM5117  输入48V ,输出5V  15A,现在初步是电压电流都能满足,但是LM5117的温度一直很高,不用风扇散热,立马就会坏。用风扇吹 ,也是一直在100度;问下这个散热怎么处理? 按照TI的手册建议 早PowerPAD上打孔。背面也露铜并增加焊锡。是否还有其他的手段处理这部分?

  • 可以增加覆铜面积。如果无处增铜;还可以装散热器啊^_^
    可以在IC正面或PCB背面对应IC位置;粘接散热器,散热非常有效。
  • 您好:由于空间设限制,想要芯片和MOS管都裸奔。这款片子 60W的功率输出一定要增加散热片吗?

  • Hi
    四层板吗? 如果是,用中间层的GND,一般很容易解决散热问题。双层板的话尽量表面和背面增加PowerPAD 散热面积。
    功耗方面,选择尽量小Qg的MOS, 频率不要太高(200k~300kHz即可),有可能话额外芯片内部LDO供电。
  • Hi
    四层板吗? 如果是,用中间层的GND,一般很容易解决散热问题。双层板的话尽量表面和背面增加PowerPAD 散热面积。
    功耗方面,选择尽量小Qg的MOS, 频率不要太高(200k~300kHz即可),有可能话额外芯片内部LDO供电。
  • 60W的芯片稍微有点几个W的损耗,芯片小,热阻很大,导致温升严重;四层板比两层板效果好,或者使用类似于铝基板/陶瓷基板增加散热;单纯靠PCB板散热很难,单靠自然对流与辐射的方式也比较难。
  • 您好:

           现在高边输出的管子选择的是TI的CSD18563Q5A,标称Qg是15nC,低边输出的MOS管选的是BSC028N06NS * 2,Rdc标称是2.8mR。但是还是发热很烫。输入48V,输出5V 8A时,整个方案的效率只有85%。很烫。问下还有其他的方案吗?额外的内部LDO供电是什么?

    l蓝线为LO的波形,黄线为HO的波形。在高边MOS打开关闭的时候,低边MOS管会有振铃。输出波形上也有,地上面也有(满载的时候)。请教下这个怎么消除。

    已经尝试的方案:

    1,HO上串联电阻 22R

    2,LO上串联电阻22R,

    3,SW增加RC滤波,R  2R/10R  C 2.2nF (MOS管的Coss 800pF),

    4,LO下拉电阻10K。

    以上。

  • 那么大功率,不加散热片和风扇,个人推荐用铝基板来做。
  • 你跑的多高的频率?
  • 带载5A、10A的时候,与15A相比,5117的温度能差多少,他周围温度呢?85%的效率低了,有可能是周围器件对他的影响。
  • 应该说是LM5117在发热,外面的MOS管更烫,15A的时候,外加风扇吹,都到100度了。10A的时候,应该是在70~80度(风扇吹)。不加外面空气对流,直接就MOS管烧了。根据手册计算的PD的理论值也就1W左右,可是实际上的PD达到了10W左右。不知道是哪边影响的。求大神帮忙。

  • 热量是在FR4板材上,确切的说是铜箔上从热源向边上传导散热的;你这种情况可能是MOS管影响了芯片,但是很难验证,除非你有足够大的散热槽分开两部分。
  • 大神,您好:我有几点疑惑:
    1,根据MOS手册中的一个参数定义 “RθJA = 40°C/W, 这是在厚度为 0.06 英寸的环氧板 (FR4) 印刷
    电路板 (PCB) 上的 1 英寸2 2 盎司的铜过渡垫片上测得的典型” 我是否需要制版的时候按照2OZ的铜箔处理?1OZ的不是散热会更好点吗?
    2,SW这个点如果面积过大,是不是会影响EMC的效果?
    3,选择mos管的时候,上面 Id 的参数有三种 1)持续漏电流(受封装限制) 100A
    2) 持续漏电流(受芯片限制) 93A
    3)持续漏电流(参见1) 15A
    那选择的时候应该参考哪类选择?
    4,高边MOS管的主要损耗是不是开关损耗?低边mos管的主要孙浩是不是导通损耗?那我们选择MOS管的时候是不是会侧重点选择不同的MOS管,高边管选择Qg小的 下管选择Rds小的?
    以上,谢谢。
  • 1、首先,RθJA = 40°C/W指的是从芯片Die到周围环境的热阻,RθJAC指的是Die到芯片表面的热阻(无说明,一般指上表面);2OZ的厚度,对应铜箔更厚一点,导热热阻更小一些,因为传导面积变大;如果PCB表面只有绿油,辐射也就那样,对流全靠自然对流。
    2、SW面积小了容易导致EMC出问题,因为走线细,寄生电感是主要因素;且不是这个点的面积导致EMC,EMC讲的是环路的面积,如果实在怕,可以在SW引脚预留RC(串联);
    3、也不是持续漏电流,应该是持续流过漏源极电流;这个看MOS管的热阻、最大电流和导通内阻、最大允许功耗而定,建议选大的,留25%裕量;
    4、开关损耗,包括开启与关断损耗,是电压与电流波形交叉点的损耗;而上下两个管子交替导通,一定时都有这两个的;当然都有G极驱动损耗,上管G极需要自举电路,下管正常驱动,这个Qg考虑不多,建议主要应用还是考虑选择导通内阻小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