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AM1808 咨询

Other Parts Discussed in Thread: AM1808

您好!我们这最近有个项目现在需要CPU选型,现在对TiAM1808比较感兴趣,请您帮忙解答一些问题:

我这是个电力系统采集终端,主要是通过以太网和串口通讯。准备外扩3路以太网和2路554,具体框图可见附件,请问像我这样的应用是否需要加buffer?如果需要应该加在哪?

框图.doc
  • 不说是百名工程师在线解答吗.怎么都发了1天还没人回复呢?

  • 您好!实在不好意思!这两周是TI 一年一度的TECH DAY, 还有一年一次的全国校园招聘,工程师目前基本都在现场,我们一定会尽快回复!非常抱歉!谢谢您的理解!!

  • emif外扩的设备太多了,建议考虑使用Am1808的PRU功能

  • 对PRU功能不是很了解,听说是能够设置作为串口使用,能否大概介绍其用途?

  • 看来问题现在是得不到解决了,唉。。。

    只能盼着TI的工程师们能早日回来了

  • 知道您着急了:),我们这边也正在讨论呢,今天尽快给您回复!

  • 对于接口的负载能力,要看其输入,输出负载电容,在外接设备的负载电容过大时,会导致信号的上升沿变缓, 从而影响信号完整性。

    对于EMIFA来说,在总线速度为100MHz的情况下可以支持两个设备,在多于两个设备的情况下,要通过IBIS模型仿真来确认信号完整性,以决定是否要加buffer,

    你的应用中在EMIFA上挂接了7个设备,肯定要加buffer,如果buffer的驱动能力够大,则把所有的外设都放在一个/组buffer后,如果不够,则分成几组,具体视buffer的驱动能力。

    顺便问一下,为什么要接SDRAM,而不用另外一个专门的DDR接口?

  • 谢谢Tony Tang指教!

    由于以前用过SDRAM所以想走捷径,呵呵 但现在考虑到数据吞吐量问题决定上DDR2,还是不懂:

    1:你说的“在EMIFA上挂接了7个设备”不明白,直接挂在EMIFA上的只有5个啊,后面的以太网和554都是通过CPLD来驱动的,应该和EMIFA的驱动能力无关了.难道1808连这5个外设都驱动不了??

    2:现在改用专门的DDR2接口也就等于是减少了EMIFA的负载,也就是只有4个挂在上面了,还要加buffer吗?

  • 对,换成专门的DDR接口,可以提高吞吐率。尤其EMIFA上接了这么多设备。这也是分成两个内存接口的好处;

    从你的框图,我开始也以为是从CPLD驱动的,但我觉得没这个必要,CPLD只要将CS与高位地址译码来控制3个网口芯片就可以了,这样两个CPLD用一个就可以了。可以减少点成本吧。

    就算从CPLD驱动,如果走一组数据、地址线的话,也不一定能驱动三个设备。

    如果不想做IBIS仿真,保险的办法还是加buffer吧。从功能的角度,不加buffer不一定不能工作。但从可靠性的角度,高低温,EMC,ESD等方面可能会有影响。

  • 我也想用1个CPLD就搞定,可是涉及到封装问题只能用2个才能保证有足够的IO口。

    1:如果加buffer的话,需要什么型号的?加在哪呢?

    2:做IBIS仿真复杂?得需要什么工具?

  • 我建议找你们硬件工程师了解一下。

  • TI 的工程师们好!

     前阵忙于其他事情了,现在继续开始。

      按照你们的建议,我准备加buffer了,但有两点不明白

    1:加buffer的话,应该加在哪?是加在CPU 的EMIFA和CPLD(或其他外设)之间吗?

    2:加多少个buffer需要看buffer的驱动能力,以74ACT245 为例,不知这“驱动能力”是要参考芯片的哪个参数?

    是参考IOH IOL吗?

  • 希望TI  的工程师能帮忙解答一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