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关于C54x DSP 的几个问题



1、TMS320C54x DSP的HPI引导为什么会有几种不同的情况,比如C548必须在复位器件期间将代码加载到RAM,复位后程序自动从1000H地址运行(当然这情有可原,因为  这款芯片比较老,主机只能寻址1000H-1777H的HPI存储器);而居然C5410和其他的DSP还有差别(比如C5402),C5410也是在复位期间必须将代码加载到RAM空间,复位之后程序自动从2000H运行,而C5402则是在复位结束后立即将0X7FH RAM地址清0,然后判断0X7F地址的存储数据何时为非0则表示程序加载完结,PC指针加载0X7F存储的数据实现程序跳转进而运行程序。C5410和C5402的HPI同样都是增强型的,主机寻址空间为整个RAM空间,其BOOTLOADER中HPI引导为什么要采用二种不同的方式呢?

2、C5407和C5404的HPI引导方式是和C5410相同还是和C5402的相同呢?TI为什么不把C5407和C5404的BOOTLOADER也做成PDF文档的格式对外发布呢?

3、C54和C55系列的DSP片内为什么不集成FLASH让用户直接将代码烧写到片内,而必须通过外部加载到片内RAM再开始运行,当然片内RAM运行速度快但程序直接烧写在FLASH中然后通过BOOTLOADER再加载到RAM中运行不是一样吗?好多用户都是在加载的时候出现问题,这不是增加用户的开发难度吗?退一步讲用户接收从外部加载代码到RAM再运行,那保密性怎么保证呢?还有就是既然TI的初衷是要求用户从外部加载代码到RAM那为什么有的芯片片内要做那么大的ROM呢?在SPRU131G文档中看到TI要求用户将代码提交给TI公司然后由TI进行固化,是这样的吗?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直接集成FLASH不是方便用户又方便公司本身吗?抑或是FLASH集成到DSP的制造工艺太复杂TI做不到呢?不对呀,2407,2812之类的老芯片都能集成,为什么C54系列的做不到呢?还是把FLASH集成到DSP,C54、C55的功耗会增大,使C54的低功耗特点抹去?再我看到将FLASH集成到片内应该不能做到呀,ARM抑或普通的单片机都能做到,DSP为什么不能呢(又不对了,24,28能),将FLASH直接集成到片内,然后价格加密功能将会方便多少用户呀!

  • 关于C54的HPI boot,首先不得不说C54系列都是老产品了,要想去问做的人当初的想法也不可能了,但是这些芯片不是一起推出来的,前后有差异也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呵呵。

    关于集成flash。我个人也有这个疑问,我得到的一个主要解释是由于flash的工艺不同(具体是多少nm我没记住),没办法与DSP集成到一个片子里。

    另外我个人的一点观点是如果集成flash,多大合适呢?可能不同的应用有不同的需求。

    ROM掩膜是可以做的,当然这么做要量大才有意义,不然成本太高。ROM的速度是与CPU一样的,而flash是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