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MS320C54x DSP的HPI引导为什么会有几种不同的情况,比如C548必须在复位器件期间将代码加载到RAM,复位后程序自动从1000H地址运行(当然这情有可原,因为 这款芯片比较老,主机只能寻址1000H-1777H的HPI存储器);而居然C5410和其他的DSP还有差别(比如C5402),C5410也是在复位期间必须将代码加载到RAM空间,复位之后程序自动从2000H运行,而C5402则是在复位结束后立即将0X7FH RAM地址清0,然后判断0X7F地址的存储数据何时为非0则表示程序加载完结,PC指针加载0X7F存储的数据实现程序跳转进而运行程序。C5410和C5402的HPI同样都是增强型的,主机寻址空间为整个RAM空间,其BOOTLOADER中HPI引导为什么要采用二种不同的方式呢?
2、C5407和C5404的HPI引导方式是和C5410相同还是和C5402的相同呢?TI为什么不把C5407和C5404的BOOTLOADER也做成PDF文档的格式对外发布呢?
3、C54和C55系列的DSP片内为什么不集成FLASH让用户直接将代码烧写到片内,而必须通过外部加载到片内RAM再开始运行,当然片内RAM运行速度快但程序直接烧写在FLASH中然后通过BOOTLOADER再加载到RAM中运行不是一样吗?好多用户都是在加载的时候出现问题,这不是增加用户的开发难度吗?退一步讲用户接收从外部加载代码到RAM再运行,那保密性怎么保证呢?还有就是既然TI的初衷是要求用户从外部加载代码到RAM那为什么有的芯片片内要做那么大的ROM呢?在SPRU131G文档中看到TI要求用户将代码提交给TI公司然后由TI进行固化,是这样的吗?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直接集成FLASH不是方便用户又方便公司本身吗?抑或是FLASH集成到DSP的制造工艺太复杂TI做不到呢?不对呀,2407,2812之类的老芯片都能集成,为什么C54系列的做不到呢?还是把FLASH集成到DSP,C54、C55的功耗会增大,使C54的低功耗特点抹去?再我看到将FLASH集成到片内应该不能做到呀,ARM抑或普通的单片机都能做到,DSP为什么不能呢(又不对了,24,28能),将FLASH直接集成到片内,然后价格加密功能将会方便多少用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