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我使用该器件的 IBIS 模型在 HyperLynx 2.8中运行了仿真、结果非常奇怪。 我还查看了类似的74AUC34 (输入上没有迟滞)并看到了同样的东西。 上拉和下拉曲线在开关区域具有显著的不连续性、'34文件提到这是由"反馈电路"引起的。 这毫无意义、因为'34没有迟滞、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产生迟滞。 此外、在峰值附近的曲线中、上升波形具有斜率反转(在 V=0曲线上介于1.8V 和2.2V 之间)、这是我之前从未见过的。 下降波形在大约250mV 时具有类似的、但不太明显的拐点。 我认为这会使仿真波形(附加)中的斜率反转、该波形在慢速/弱 PVT 转角中最为明显。 请注意、这是2.5V Vdd 曲线、AUC34_OUT_25和 AUC17_OUT_25、它们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这些 IBIS 波形异常是否只是 IBIS 文件的伪影、并且可以进行编辑;或者它们是否真正反映了器件的行为? 我想用它来缓冲运行在125MHz 下的 RGMII 接口、但我担心双时钟、因为所示的非单调波形很强 (浅蓝色迹线是裸片上的接收器、浅紫色迹线是17/34驱动器裸片上的波形)。
我是否应该考虑另一个部分? 要求用于六个通道、非反相、电压为2.5V Vdd。 工作温度为-40C 至+85C。 输出到输出偏斜必须低、<100pS。
谢谢。
该反馈与输入无关。 AUC 输出 主动控制输出电流;请参阅 AUC 应用报告的第2.1节:
反馈电路的目的是提高信号质量、但 无法使用 IBIS 正确建模其行为。 测量真实器件可能是一个更好的主意。
AUC 是最快的2.5V 逻辑系列、是 RGMII 的正确选择。
感谢您的解释、我遇到了其他不适合 IBIS 建模且具有复杂输出结构的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