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参考译文] LM5122:PCB 布局审查

Guru**** 2454880 points
Other Parts Discussed in Thread: LM5122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https://e2e.ti.com/support/power-management-group/power-management/f/power-management-forum/1542837/lm5122-pcb-layout-review

器件型号:LM5122


工具/软件:

尊敬的

请帮助检查我的 PCB 布局?

它使用两相 LM5122 来设计 24V->48V/240W 升压电路。

下面是该层详细信息:

顶部:

mid1:

中 2:

底部:

希望我 能尽快收到您的回复。

非常感谢。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您好 Sun、

    感谢您使用 e2e 论坛。
    您还能提供此设计的原理图吗?

    仅凭 PCB 的屏幕截图、我无法判断什么是元件。

    谢谢、此致、
    Niklas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您好、Niklas

    没问题。 请在下面找到相关的原理图。 第一张图片是电源输入控制电路。 第二张和第三张图片是主从升压电路。

    请帮助检查、非常感谢。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您好 Sun、

    感谢原理图。
    这里仅附上两张图片、但我假设主从电路非常相似、所以我可以使用它。
    我会先看看布局、明天再回复我的评论。

    此致、
    Niklas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您好、Niklas

    抱歉缺少原理图。

    我重新发送下面的原理图和 PCB 布局。 请帮助查看。 非常感谢。

    原理图:

    e2e.ti.com/.../LM5122-boost.pdf

    PCB 布局:

    顶部:

    中 1:

    中 2:

    底部: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您好 Sun、

    非常感谢您的耐心。
    以下是我的布局注释:
    所有功率级元件(电感器,FET)都放置在同一层、并且这些 IC 与有噪声的开关节点区域之间保持良好的距离、这一切都很好。 不过、我对地平面的布线感到关注。

    -输出电容的接地端和低侧 MOSFET 的接地端通过一条非常长的路径连接。

    这将大幅降低电容的有效性、并可能使输出电压产生更大的噪声。
    您还可以考虑直接在顶层连接接地端、因为这会绕过所有过孔并改善热行为。

    -同样适用于输入电容器接地连接。 该路径的优先级低于输出电容器、但可以看到、该输入电容器路径也非常长、尤其是对于主控制器。

    - IC 的模拟接地和电源接地没有分离。 您可以使用顶层来实现这一点、因为仍然有大量的无铜空间。
    如果 FB、SS 或 RES 等检测信号以没有电流流动的平静接地区域为基准、则可以提高精度和系统稳定性。

    如果您有任何其他问题、敬请告知。

    此致、
    Niklas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您可以查看此设计以获取更多参考。  https://www.pcbway.com/project/shareproject/LM5122MHX_synchronous_rectifier_boost_module.html

    它是一个  LM5122MHX 同步整流器升压模块。  其开关频率可编程至高达 1MHz。 通过两个支持自适应死区时间控制的强大 N 沟道 MOSFET 栅极驱动器可实现更高的效率。 用户可选二极管仿真模式还支持非连续模式运行、从而提高轻负载下的效率。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您好、Niklas

    非常感谢您的快速答复。

    是的、我也正在考虑在顶层添加 GND 以缩短返回路径。

    您能帮助我们对这些信号 SW、HO、LO 进行一些评论吗?

    再次感谢。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嗨、Zain

    感谢您的答复。

    我会检查这个模块设计。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尊敬的 Zain:

    感谢您分享 LM5122 设计。  拥有参考设计总是很棒的。

    您好 Sun、

    关于 SW、HO 和 LO、将驱动器信号路径靠近返回路径非常重要。
    这也是为什么引脚会直接耦合 HO - SW 和 VCC - LO 的原因。

    我认为 HO 信号及其 SW 的返回路径很适合。
    对于 LO 路径、我看到您在它旁边放置了一条 GND 布线、这很好。 仅为了直接连接到 IC 引脚、我认为您需要向下穿过另一个接地层、然后再返回到 IC 引脚。 这应该仍然没有问题。

    此致、
    Nikl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