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软件:
在数据表的第 7.3.2 节中、a. 100kΩ 电阻器 (R1) 建议在之间串联 PU 引脚和外部 FET 的栅极 来控制容性负载的栅极电压斜坡和限制浪涌电流。
由于采用了 FLT_GD 引脚用于指示故障、例如 栅极氧化物击穿 —它通过检查栅极电压是否达到来实现这一点 V (G_GOOD)≈7.5V —我想澄清一下:
FLT_GD 检测逻辑是直接监控 PU 引脚上的电压 (PU–SRC)、还是监控 R1 电阻器之后的栅极节点?
这种区别很重要、因为如果发生栅极短路 之后 即使栅极卡滞、R1、PU–SRC 可能仍有效、可能会抑制真正的故障指示。
您能否确认 FLT_GD 逻辑如何检测栅极电压、以及 100kΩ R1 是否影响其检测栅极氧化物短路的能力? 将大电阻器与电压检测电路串联会影响确定短路的能力、不是吗?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