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参考译文] LM5176-Q1:输出端具有 12V 超级电容器的降压/升压稳压器

Guru**** 2463330 points
Other Parts Discussed in Thread: TL431-Q1, LM5176-Q1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https://e2e.ti.com/support/power-management-group/power-management/f/power-management-forum/1548614/lm5176-q1-buck-boost-regulator-with-12v-supercap-on-output

器件型号:LM5176-Q1
主题中讨论的其他器件:TL431-Q1

工具/软件:

大家好、我使用 LM5176-Q1 降压/升压稳压器、使输出为 12V 超级电容器组充电、其中超级电容器为 5 个串联、每个串联一个 TL431-Q1 并联用作过压钳位、以平衡串联电容器之间的电容器。  

标称输入电压= 24V。  目标输出电压= 12V。

当超级电容器电路连接到输出端时、稳压器无法导通。  它会非常缓慢地升至大约 6V、然后降至 2V 并无限期地保持该值。   

当超级电容器电路断开连接时、稳压器输出会按预期立即变为 12V。

过去、我们多次使用带有超级电容器的设计中都使用此稳压器电路、但这是我们首次添加 TL431-Q1 作为过压平衡钳位。  我们 将输出电流反馈电阻器增加到 1R(以前为 0.5 Ω)、因此与我们以前的设计相比、总开通时间也增加了一倍。   

我最初在超级电容器平衡电路中讨论了使用 TL431-Q1 的想法: https://e2e.ti.com/support/power-management-group/power-management/f/power-management-forum/1463751/tl431-q1-supercapacitor-balancing-circuit、 根据 TI 的仿真和反馈、认为这是一种平衡电容器的好方法。

 LM5176-Q1 在非常慢的导通过程中是否存在任何稳定性问题?  其他想法可能会发生什么?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您好、Jessica、

    感谢您使用 E2E 论坛。

    我假设您会遇到过流情况。 设置断续模式后、器件将在每次检测到过流时尝试完全重新启动。

    请尝试将模式更改为不使用断续模式 (R ON MODE = 200k 或 MODE 至 VCC)。

    如果这样可以解决问题。

    此致、

     Stefan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您好 Stefan、

    感谢您提出的建议 — 我尝试更改了该电阻器,但没有看到任何改进(输出电压仍卡在 2.2V 左右)。  

    然而、通过将输出电流限制电阻器从 1R 更改为 0.5R (50mA 限制增加到 100mA)、稳压器能够成功导通。  更改该电阻器后、稳压器 成功 以 RMODE = 93.1k 或 RMODE = 200k 的条件启动。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您好、Jessica、

    感谢您的更新。

    此致、

     Stefan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我仍然很困惑、为什么它无法按最初设计正常工作((50mA 电流限制)。

    我的理解是断续模式适用于逐周期电流限制环路(在我的设计中,该环路的大小调整为>5A)。  50mA 反馈电阻用于平均电流环路(连接在输出侧)。   




     在限流模式下运行时、似乎不存在任何超时。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您好、Jessica、

    峰值电感器电流的电流检测(CS/CSG 上的检测)可能会出现问题。

    您使用的滤波器的转角频率很低 — 为什么选择了该滤波器元件?

    此外、如果布局或电阻器具有高电感、信号可能会受到影响、并导致错误触发过流信号。

    为了进一步研究测量 CS/CSG 线路、需要进行测量、但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测量。

    此外、布局审查也有助于对此进行进一步调查。

    此致、

     Stefan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我相信我是根据评估板选择的、不过现在我回头看看它、好像我使用了 ISNS+/-输入的值、而不是 CS/CSG 输入:  

    对于这两个输入滤波器、您会建议使用哪些值?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布局如下:

    顶部有 FET、电感器和电流检测电阻器。  底部是 IC 和所有其他元件。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您好、Jessica、

    对于 CS/CSG、请使用与 EVM 上相同的滤波器。

    对于 iSNS,这更多地取决于您想要过滤的平均电流 — 因此这可能要慢得多-您使用的电流对我来说看起来没问题。

    布局看起来也不错、似乎这不是您的首次电源设计。

    仅需注意一点:使用宽方向电流检测电阻(长侧端子)时、由于电感较低、会提供更好的性能。

    此致、

     Stefan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感谢您发送编修。  是的,我做了一些电源设计:)。

    我将作出您建议的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