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我找到了问题。
我的问题是一样的。
您现在是否有用于 Ave 的外部电阻器电流感测模型?
如果您没有它、是否有办法获取它的波特图?
此致、
T.Morimura
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大家好、
我找到了问题。
我的问题是一样的。
您现在是否有用于 Ave 的外部电阻器电流感测模型?
如果您没有它、是否有办法获取它的波特图?
此致、
T.Morimura
正如您最初的问题中提到的、我们没有用于外部电阻器感应的平均电流模型、但我想我已经考虑过将外部电阻器感应电路转换为 DCR 感应电路的想法。
对于外部电阻器感测电路:如果不考虑外部电阻器的 ESL,则外部电阻器上的电压等于 IL*Rs,该值进入 CSP-CSN。 在这里、IL 是电感器电流、Rs 是外部电阻器的电阻。
如果考虑外部电阻器的 ESL,使用如图47所示的 RC 滤波器,则电压进入 CSP-CN 等于 IL*(s*Lx+Rs)/(sCxRx+1)。 使用公式(18),电压也等于 IL*Rs。
最重要的是,采用外部电阻器感测方法的 CSP-CSN 电压等于 IL*Rs。
对于 DCR 感测方法、首先我们可以得到电感器上的电压等于 IL*(SL+DCR)。 进入 CSP-CSN 的电压等于 IL*(SL+DCR)*(RS2||1/SCS)/(RS1+RS2||1/SCS)。 此处"|"表示获得并联阻抗。 简化方程式,我们可以得到电压进入 CSP-CSn= IL*(SL+DCR)*RS2/(RS1+RS2+s*cs*RS1*RS2)。
如果我们希望 DCR 感应模型可以与外部电阻模型等效,则只需:RS1+RS2=DCR、CS*RS1*RS2=L、RS2=Rs。
但使用此方法时、外部电阻必须小于 DCR。 与 DCR 相比、您使用的外部电阻是多少?
谢谢、
Andrew
您好!
感谢您的更新。 实际上、昨天我的基准测试中的方法有一些不匹配。 很抱歉,我的时间刚刚被其他一些紧急支持案件占用,没有时间对此进行进一步检查和研究。
我想知道您是想使用此类应用的仿真方法、还是只想验证您设计的系统是否稳定。 如果您只是想验证系统是否稳定、您可以先向我介绍系统的原理图和工作条件、我可以在工作台上为您进行类似条件的波特图测试。 这可能会首先消除系统开发中的障碍。 稍后、我将在有时间研究仿真方法后对其进行更新。
谢谢、
Andrew
您好!
感谢您提供的信息。 因此、除了所附原理图中的电容器外、输出轨上没有其他电容器、对吧?
我将在明天(星期六)结束前完成基准测试、并向您提供反馈。
对于 用于 Ave 仿真的参数、正如我之前提到的、我发现与理论分析结果和预期存在一些不匹配、但我没有足够的时间最近对此进行进一步研究。 在我有一些时间后、我将会对此进行更新、并明确说明这一点。
首先、让我们重点了解一下这个特定应用的稳定性、我将先在工作台上检查它、并为您提供有关结果的反馈。
谢谢、
Andrew
大家好 、Morimura、
我刚刚使用与原理图类似的组件完成了 EVM 的基准测试:
L=4.7uH、Rdc=13m Ω。
COUT=247uF、2*100uF+47uF。 我在实验室中没有找到3325 MLCC、因此为了避免电容降级、我只能使用100uF POSCAP。 其 ESR 为18m Ω,可以在环路中产生零点,频率为1/(2*PI*ESR*C)=88kHz。 与 MLCC 解决方案相比、这可能带来更高的相补角。
CSP~CSn 上的滤波器与您的10 Ω/10 Ω+4.7nF 滤波器相同。
还会将 COMP 组件调整为与原理图相同的值:3.4k Ω 与1nF 并联。
这是具有0A 的波特图。
这里是5A 的波特图。
我认为应提高相补角以确保稳定性。
谢谢、
Andrew
大家好 、Morimura、
您是否可以留下您的电子邮件地址或向我发送电子邮件至 andrew-xiong@ti.com ?
由于我仍然忙于其他一些支持案例、并且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弄清为什么参数转换公式的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有差异、 我将首先关闭此主题、并在我有时间进行澄清后向您发送有关详细信息的电子邮件。
谢谢、
Andrew
尊敬的 Andrew:
感谢您的回复。
我的电子邮件地址是 Takaaki.Morimura@sony.com 。
我很期待您的邮件。
我将按"这解决了我的问题"。
谢谢、
T.Morimu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