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参考译文] CSD25501F3:CSD25501F3

Guru**** 2380860 points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https://e2e.ti.com/support/power-management-group/power-management/f/power-management-forum/874421/csd25501f3-csd25501f3

器件型号:CSD25501F3

大家好、

我想按所连接的方式使用此 PMOS:

e2e.ti.com/.../CSD25501F3.docx

  1. 二极管中可以流动的最大电流是多少?它可以处理哪些功率耗散? 数据表中未提及(需要支持1.5A 持续30秒)
  2. 您是否具有此器件的 Spice 模型?

谢谢、

Shlomi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您好、Shlomi、

    感谢您向客户推广 TI FET。 理论上、体二极管可以传导与 FET 通道相同的最大电流。 但是、二极管存在恒定的正向压降、这会限制器件可耗散的最大功率。 数据表中指定的最大持续电流和功率耗散是计算值、详情请参阅以下博客。 我们可以对体二极管使用相同的方法。 对于最小焊盘、典型热阻抗为230C/W、最大功耗计算如下:PDmax =(TJmax - Tamb)/RthetaJA =(150C - 25C)/230C/W = 0.54W。 需要针对较高的环境温度以及可能改变(升高或降低) RthetaJA 的不同焊盘几何形状和电路板层叠进行调整。 在实际设计中、最好使用0.5W 的最大功率耗散。 请参阅以下技术文章。 1.5A 和 Tcase = 125C 时的体二极管正向压降约为0.7V、由此得出的功率耗散= 1.5A x 0.7V = 1.05W。 我认为在30s 的封装中很难耗散这么大的功率(可以认为是直流或连续功率)。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您好、Shlomi、

    我忘记了附加未加密的 PSpice 模型。 它位于随附的 zip 文件中。

    e2e.ti.com/.../CSD25501F3.z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