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参考译文] CC1125:在正常模式下接收 CC1125性能

Guru**** 2387060 points
Other Parts Discussed in Thread: CC1125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https://e2e.ti.com/support/wireless-connectivity/sub-1-ghz-group/sub-1-ghz/f/sub-1-ghz-forum/757500/cc1125-receiving-perfromance-of-cc1125-in-normal-mode

器件型号:CC1125

大家好

我们在配置为正常模式的 CC125收发器方面遇到了问题。
我们正在测试一个无线电系统、其中发送器单元每50ms 定期向接收器单元发送数据包。 接收器单元通过 Boost-XL 演示板嵌入 CC1125收发器。
当接收器单元正确检测到数据包时,它会向发送器单元发回一个数据反馈包。
发送器和接收器单元使用单个频率通道进行通信。
在良好质量的链路环境中测试系统(即发送器和接收器单元之间的距离小于1米、两个单元正确安装天线)、我们是
观察到 CC1125收发器无法正确检测发送器发送的约5%的数据包。
通过适当的测量、我们已验证发送器单元是否正确发送数据包、而在接收器侧时间、前导码似乎不正确
已解调。在期望0x55可预处理时,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在大多数前导码时间内测量连续高电平信号,在其他一些情况下,我们接收到的前导码太短,如所示
其他情况下、前导码似乎正确、但数据包与发送器发送的数据包不同。
即使 在连续 RX 模式下使用 CC1125将 boos-XL 板连接到射频工作室工具、我们也观察到了同样的行为。
在我们的环境中、没有其他器件以我们的工作频率进行传输、并且 CC1125收发器的配置似乎是正确的、这是使用射频计算得出的
Studio 软件(请参阅随附的文件以了解我们的配置详细信息)
是否有人能够就这种奇怪行为的可能原因向我们提供想法/建议?
使用射频 Studio 工具在数据包 RX 模式下测试相同的收发器、一切工作正常、并且100%的数据包被正确检测。
两种配置中有何不同、可在接收数据时产生此类不同行为?
提前非常感谢您提出的任何帮助想法/建议

此致

e2e.ti.com/.../CC1125_5F00_simple_5F00_link_5F00_reg_5F00_config.c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将同步字设置为0xAA、将同步阈值设置为0xF 的原因是什么?

    在同步模式下、芯片仍需要前导码和同步来进行位/字节同步、如果关闭同步检测、则在这种模式下、结果预计会很差。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啊、很抱歉、我忘记了根据我们的配置更新附加文件中的同步字。

    这是我们在系统中使用的同步配置:

    CC1125_Write_Reg (CC112X_SYNC3、0x00);

    CC1125_Write_Reg (CC112X_SYNC2、0x00);

    CC1125_Write_Reg (CC112X_SYNC1、0x6E);

    CC1125_Write_Reg (CC112X_SYNC0、0x2C);  

    CC1125_Write_Reg (CC112X_SYNC_CFG1、0x0F);  

    CC1125_Write_Reg (CC112X_SYNC_CFG0、0x00);

    我们正在使用2字节同步字,您认为同步阈值是错误的吗?

    非常感谢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对于 FSK、SYNC 阈值应为0xB、对于 GFSK 0x8、该阈值应为0xB

    为什么使用串行模式、是否可以概述您的用例?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感谢您提供同步阈值信息、我们将把寄存器更新为0x8值、并验证是否发生了任何改进。
    我们尝试使用串行模式、因为我们需要更新现有系统、在该模式下、哪种 FW 架构更适合 CC1125。
    在数据包模式下使用收发器需要更改 FW 架构、这意味着我们需要进行大量返工、我们会尽可能避免这种情况。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如果使用相同的设置、则应获得与 FIFO 模式相同的性能(假设您使用前导码+同步字、请尽可能使用 SmartRF Studio 数据包模式中的设置)。 由于两个串行引脚切换并产生噪声、您可能会看到一些性能下降。
  • 请注意,本文内容源自机器翻译,可能存在语法或其它翻译错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请参阅链接中的英语原文或自行翻译。
    感谢您的建议。
    我们将进一步测试我们的系统、尝试降低 SPI 引脚之间的噪声、并告知您是否能够观察到任何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