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thread has been locked.
If you have a related question, please click the "Ask a related question" button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The newly created question will be automatically linked to this question.
对于 AM2634微控制器的原理图设计、我有两个疑问。
1.如何配置或设计微控制器的 ADC_CALIB0和 AADC_CALIB1管脚? 是否应将其连接到外部3.3V 稳压器/
2.我应该将 ADC_VREFHI_G0、 ADC_VREFHI_G1、 ADC_VREFHI_G2连接到三个单独的1.8V 稳压器吗? 在 TI 的参考原理图设计中、我看到 ADC_VREFHI_G0和 ADC_VREFHI_G1连接到一个1.8V 稳压器、而 ADC_VREFHI_G2连接到另一个1.8V 稳压器。
尊敬的 Vishnu AG:
该门票已分配给我们的专家。 请期待 Tommorow 回复。
您好,Vishnu
要了解有关 VREF 连接的更多信息、请参阅 TRM 中的第7.4.2.3.3.1节"ADC 基准缓冲区控制寄存器":
有关原理图参考、请参阅硬件设计指南应用手册:
如何配置或设计微控制器的引脚 ADC_CALIB0引脚和 AADC_CALIB1引脚? [/报价]请允许我稍后再谈 CAL 引脚配置。
谢谢、此致
Sri Vidya
嘿,Vishnu,
关于 ADC_CAL[0:1]引脚的使用、请在下面找到我们的 ADC 专家摘录:
CAL0和 CAL1引脚可以使用电路板上的任何精度或比例电压进行驱动、并可用于校准 ADC 参考的误差或从功能安全上下文验证 ADC。 下面给出了一个示例
内置的片上基准电压精度为~+/- 2%、ADC o/p 精度可写为 Vcode=Vin/(Vref/2^12)=Vin* 2^12/Vref -->其中 Vin 是输入电压、Vref 是基准电压、精度为2%、因此输出计算误差为2%。
如果电路板上有已知的电压,则可以将其传递到 CAL0/1,并根据 ADC 输出计算出 Vref_measured=Vin*2^12/Vcode,从而消除2%的误差。
请注意、该公式非常简单、忽略了输入缩放等一些细节、但由于它是比例式的、因此这些近似值不会产生任何额外的误差。
您可以使用 CAL0和 CAL1进行两点基准测量来鉴定 ADC、甚至可以具有已知的动态电压来鉴定 ADC 在功能安全上下文中的整个输入范围。
[/报价]此致、
Zackary Fleen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