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我们在使用TINA仿真PS5430 slvmac8 这个文件的时候,DC 电压一直没有输出不知道怎么回事?请帮忙看下,谢谢
我用TPS5430来设计功放时,同一批次的TPS5430做负压12V输出时,低频100Hz底噪高出很多。正负压都是用的5430
正常的5430在现有的输出上额外挂1.7W负载工作都是正常的,不会出现100Hz频点处凸起
现在一批货,不是所有芯片都有这个问题,有10%出现这种问题,(货绝对是原装)现在不知道怎么去处理这个问题。
电源不是适配器输入,是恒流恒压开关电源输入。
请帮忙分析一下,
↑↑↑ 当前原理图
↑↑↑ 当前Layout
↑↑↑ 有参照WEBENCH® POWER DESIGNER 值修改过,未有改善
↑↑↑ 未接负载
↑↑↑ 接上LDO(BD3570)低负载,未测负载电流
↑↑↑ LDO 另接150mA负载后
原理图和PCB如上图,最终参数按照TI的WEBENCH修改成了 30转+-25V的配套参数,但是每次拨动开关,芯片就会立刻烧坏,最开始烧坏我通过在芯片VIN处加一个100uF的电解电容得到解决,但是30V转-25V的依然没有解决,每次烧坏都是芯片的6和8短接,求问佬们是为什么,怎么解决?
我们使用TPS5430DDAR作为15V转5V的降压芯片,该设计已在量产中,目前发现有几例低温时5V输出异常的电路板,最终定位到是电源芯片TPS5430DDAR的4脚在低温时(10度以下即会出现,出现概率100%)电压会跌落(由基准1.221V跌到1.107V左右,对应示波器波形通道3),而同一批次的其他电路板和芯片没有这个情况。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附上器件外围原理图和芯片4脚低温下电压跌落的波形图。
原理图参考数据手册中5430的5V输出设计的。
以下是数据手册的图:
下图是我参考手册自己画的原理图以及PCB布局:
我排查过程中用过的措施:
1.换电源芯片,输出还是没有改变
2.检查PCB板上焊接的电容、电阻和电感值,都是正确的
3.检查芯片封装。先和数据手册上的封装引脚对了一遍,没有问题;又把芯片拆下来反着焊了一下,上电后检查输出,输出为零,各引脚电压除了VIN之外都是0,说明芯片封装没有错误。
4.检查电路原理图设计,重新和数据手册的原理图对了好几遍…
管脚测试:不良物料与正常物料进行管脚的阻抗以及二极管档对比测试,测试参数均一致,芯片管脚未发现损坏。
异常现象:不良板输出电压保持在3.8~5V左右,正常的输出电压为13.4V左右,时好时坏。
不良率:共计使用260PCS,目前反馈有15PCS不良,不良率5.8%。
分析过程:共计测试3PCS不良PCBA,不良板输出电压集中在4V~5V左右,增加1A负载下电压均能正常输出13.4V左右,其中2PCS不良在增加了一个100uF/220mΩ电解电容后,输出电压能达12…
TPS5430芯片两个布局在一起会造成干扰吗,有的时候两个都能用,有的时候两个都不行,有的时候其中一个可以使用,不能使用时boot脚电压为9.3V,输出为0V,期间还出现了tps5430击穿现象
TPS5430 空载输出电压偏高。PH脚除了上电时候有开关动作之外,后续无任何变化,设计目标电压为5.8V,空载输出为6.3V。在输出端施加1mA的负载,输出电压即符合目标值。
问题描述:
设计这部分是为了得到5V电压给串口屏供电。打板焊接完之后,发现5V电压指示灯并不会亮,TPS5430DDAR这块芯片发热厉害还有些噪声。进行电压测量时发现和数据手册的要求有矛盾,希望大家看一下,给一些其他的找出问题的方法或者改进的建议。
设计原理图:
PCB设计:
实物图:
电压测试结果:
参考的芯片数据手册:
原理图和Layout如图,其中R94没焊。
TPS5430DDAR的一个9V转-8V的设计,输出一直没有,测了4脚参考电平也是0V,奇怪。
是啥原因,热焊盘没焊接牢造成的?或者本身这个设计就出不来结果?
使用TPS5430的时候,输入12_Vin电压是12V,但是DCDC_EN处电压有10.79V(ENA容忍电压是7V),输出电压是5.6V(按照参考电路设计应该是5V),是电路设计问题吗?
黄色是12_Vin的电压波形,蓝色是DCDC_EN的电压波形。
Part Number: 仿真
搭好电路为什么负压仿真不出来
根据官方原理和布局做的5V3A电路,实测输出电容两端纹波异常,不是标准的三角波,为什么?(此前用过5420做的5V2A和5430做的12V1A都没问题)另外,这样的设计可以通过ClassB的EMI测试吗?
5V3A:
轻载:
使用TPS5430设计了12V转+/-5V电压变换器,输出电压很准确,但是出现了500 kHz的spike,考虑为开关频率下寄生电感所引发,波形如下:
PCB layout如下:
电源板输出电容除220uF电解电容外,还并联了22uF和0.1uF的电容,在被供电的芯片周围也添加了多个0.1uF和6.8uF的电容。供电时,连接被供电PCB的导线大概2-3cm长。
目前PCB layout已无法更改,请问在使用该板子的前提下,如何能有效减小该尖峰sp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