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系统需要承受高温差、极端输入瞬变和其它多种干扰的影响。汽车中几乎所有的电子产品都需经过严格的测试,以符合汽车电子委员会(AEC)规定的质量体系标准和组件资质。大多数汽车系统采用12V铅酸电池,并且您可能知道,电池的电压几乎在您可以想到的每种情况下都会发生变化:环境温度、负载条件、使用年限等等,不胜枚举。
正常工作条件下,电压的变化范围可达到9V-16V。在某些工作条件下,甚至会更大。启动内燃机时,12V铅酸电池必须为起动电机的绕组提供足够的能量,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的电流,导致电池电压急剧下降…
你好,
我想做一个30V转12-90V可调的电源。请问一下LM5118的输出电压能做到多大?datasheet没明说。我发现参考电路中Vout这个脚是要接到输出端的,而这个脚的最大耐压仅为76V,这是不是说明LM5118不能实现90V?
有没有其它的方案?
谢谢。
你好,
两个补偿网络都能使电源稳定工作。环路带宽越宽,响应越快,但是相位裕量越小。我们的评估板并没用计算器来设计,是为了在环路稳定的情况下,尽量得到最宽的带宽,达到最好的效果。计算器的环路设计准则是带宽和稳定性的折衷考虑,保证稳定,但环路响应不是最快的。
根据你的输入输出电压和功率情况,建议按照评估板来设计。因为评估板是经过TI工程师优化后已量产的项目,有实物。它的环路响应速度比用计算器设计出来的要好。
用lm5118设计了一个输入在12V-24V 输出在12V的板子,电压输出差不多11.8V左右的样子,就是太不稳定,纹波较大,一阵一阵的,导致我的设备无法正常工作,我是用稳压电源给板子供电的,电源本身纹波很小,但是接到板子上之后再测输入电压,却发现有纹波了。我把原理图,和PCB图,还有测试到的一些波形贴出来,请各位大神帮忙看一下,原因出在哪里,感激不尽!!!
最近在进行LM5118 升降压电路改进。输出 12V 3A负载。输入分别为主电开关电源24V,备电电池12V。
改进之前主要问题是
1、电池供电进入升压模式时带1A以上负载,工作一两分钟,电路停止工作;24V供电降压时带3A负载工作正常;通过对比TI的5118 开发板和查阅大量关于开关电源 DC DC的资料,找到原因为功率电感选型不合适(能够承受的电流较小),在同样的输出负载下,升压电路比降压电路中的电感电流要大,所以升压时电感工作几分钟后急剧发热…
你的意思是输出电压不稳,还是输出电压纹波很大?我看输出电压挺稳的,没看出来不稳定的波浪。你测到的输出这个纹波,和电感后面的波形,放在一起的话,会是怎样的对应关系。我的意思是,开关波形对应纹波的位置。
如果开关波形和输出的纹波是一对一的关系,说明DC-DC没有问题,一需要检查的是测试方法,是不是探头的地被开关信号给干扰到了;二PCB走线不好,你可以参考下LM5118的EVM的PCB设计。
webench确实给我们硬件工程师带来很多方便,包括一些芯片的选型,电路的设计,以及boom表的导出,PCB文件的导出,都非常的实用。这次主要是想设计一个输入在12-24V 之间,输出12V 4A的开关电源,主要给功放供电。webench给出了几个方案,初步选用了lm5118作为我的方案,但在实际使用中,可能因为种种原因并不能和webench设计的PCB板布局一样,也不能和webench自动生成的boom表那样采购比较贵的元器件,所以做出来的板子会和webench设计出来的有出入,测出来得波形也跟理想的不一样…
本人设计一个30V 输入转24V输出开关电源 ,现在问题上电输入电压等于输出电压,焊了三块板都是同一个问题,检查了FB线路正常,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呢,麻烦师傅们指点一下,什么解决这个问题,还有一个问题是芯片13脚PCB什么连接呢,是直接接地的还是接到取样电阻下面?我见TI电路好像是直接接地的,符上电路图
你好!
如果我用16v的拓扑结构和参数,只改变RFB,使输出电压在9-22v之间变化。
这样会有什么问题?
1、电路不工作,惑负载能力下降。——电路无意义。
2、仅仅是效率下降。——可以工作。
请问lm5118最低输入,12V输出时最大输出电流?宽输入电压转12V芯片选择是不是要根据最低输入电压来决定?谢谢
你好,
对不起, 刚才看见你的设计是24V输出,而我们的评估板是12V输出。建议你按计算工具来设计,能够帮你确定电感和补偿参数。这个工具设计出来的参数能够保证环路稳定,环路速度能满足大部分的应用。如果你对环路速度有很高的要求,逐渐增大Rcomp阻值来增大带宽。
如果是12V输出可直接参考评估板的设计。
测试条件:30V Vin,48V Vout,慢慢加电子负载。
现象描述:损坏现象非常突然,波形都很正常只是慢慢加重负载,在某一点(还没有过流),啪一下输出就没了,再测芯片就坏了,总是第16脚和18脚击穿,将16和18脚之间加一个肖特基二极管后加载时第10脚击穿。我看了芯片内部16和18脚之间只有一个二极管,感觉无从下手,不知道是什么道理?
昨天下午过流焊(保证LM5118 power PAD接地良好)以后还是同样的现象…
各位大神好! 本人用TPS43061做了一个 输入DC10~18V,输出DC 25.4V/4A 的方案,现在问题是下管温升严重,达到110摄氏度,请问是否我的参数有问题,还是本身这方案不能做到这样的功率,附件原理图